
平潭衛星遙感圖
N全國政協委員、香港 太平紳士陳玉書
編者按:福州 (平潭)綜合實驗 區建設,正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陳玉書先生親赴平潭考察,并撰寫考察紀行,于2010年2月24日在《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上發表,本報特予轉載。
平潭 縣的衛星遙感影像圖,為世界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麒麟圖像。它外形像鹿似牛,頭上有角,身披鱗甲,牛尾曳臀。平潭素有吉祥島、財運島、福壽島之稱。
“東海有神獸,英名叫麒麟。”孩提時代,每當我唱起這支古老的兒歌的時候,心中便萌生無邊的遐想。神獸什么樣?何處可以見到麒麟?年齡稍長,請教飽經滄桑的老人,翻閱春秋的史卷,得知麒麟乃神的坐騎,是仁獸、瑞獸。麒麟與仙鳳、神龜、祥龍共稱“四靈”。麒麟現身,則天下仁和,萬世祥瑞。帶著幼時天真的遐想走遍天下,到了白發蒼蒼的年華,于2010年元月,承蒙全國政協常委、前福建省委陳明義書記的熱情推薦和介紹,我終于在福建省福州市見到了“神獸麒麟”。
神獸麒麟,就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平潭縣。平潭縣的衛星遙感影像圖,為世界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麒麟圖像。它外形像鹿似牛,頭上有角,身披鱗甲,牛尾曳臀。平潭素有吉祥島、財運島、福壽島之稱。
平潭原屬我的故鄉莆田市,現屬福建省會福州市轄區,陸地總面積372平方公里,由126個島嶼和702座巖礁組成。主島面積271平方公里,為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相當于香港本島面積的4倍、廈門本島面積的2倍或者新加坡 國家總面積的一半。平潭海域面積遼闊,達6064平方公里,海洋經濟 面積達4000平方公里。
平潭地處福建沿海中心西郊,扼守我國“海上走廊”臺灣海峽和閩江口咽喉,不僅是海峽西岸第一大島,而且是我國和太平洋西岸沿海航線南北通衢的必經之地。據不完全統計,每天經平潭東部海面航行的中、外輪船有2000多艘。平潭還是東北亞經濟區域與東南亞 經濟區域的樞紐和聯結點,是臺灣寶島與大陸腹地經濟交往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和集散地。
平潭東瀕臺灣海峽,與臺灣新竹港僅距68海里,是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地方。平潭的千礁百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以殼丘頭文化開啟了臺灣海峽東西兩岸的文明。地質考古的科學資料充分證明,遠古的冰山時期,閩臺兩地是相連的。臺灣海峽多次出現“陸橋”。大約距今4000年以前,福建人就通過陸橋遷徙臺灣了。臺灣的大岔坑文化、金門的富國墩遺址與殼丘頭文化屬同一類型。臺灣文史重要標志的稻作文明,也是大陸經平潭傳入臺灣的。
平潭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遍于東南亞及歐美各洲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像我僑居的印尼,平潭籍僑民就不少,僅我家所在的泗水市,就有近百戶平潭人。
平潭人移居臺灣者最多。
據統計,平潭在臺灣的鄉親多達數十萬人。臺灣、平潭兩大島嶼,不僅有相同的地名“蘇澳鎮”,而且有相同的街名“北厝村(街)”。平潭同鄉居臺灣數百年,農墾、經商、興學、戍臺,灑下無盡的勞作與血汗。遠的不說,僅明、清兩朝抗擊倭寇、戍守臺灣、衛國保家的歷史事實,就是輝耀千古的業績。平潭縣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編纂的《平潭戍臺名將》一書,就收入了自明朝萬歷年間至清朝末年,在臺灣抗擊倭寇、荷夷,維護臺灣安定卓有戰功的平潭籍戍臺將軍凡二十一人;在平潭任職的戍臺將軍凡三十四人。
平潭的知名度在臺灣島內家喻戶曉。自上個世紀以來,臺灣成立了臺北市平潭同鄉會,不僅設有評議、基金、獎學金助學金、福利救濟、調解、財務、文化康樂、婦女共8個委員會,而且在基隆、臺中、高雄、花蓮等平潭人聚居的城市設立了聯絡處。1992年平潭建縣80周年紀念時,臺灣同鄉會鄉親們回平潭聚會。臺北平潭同鄉會贈送給故鄉的錦旗上寫著:“帆石峨峨君山蒼蒼,鐘靈毓秀遐邇名揚;身居異地心系桑梓,精誠團結莊敬自強。”平潭歷來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繼站。清朝咸豐年間被辟為福建省五個對臺貿易的港口之一。1978年平潭島在全國最早被批準設立臺輪停泊點和臺胞接待站,還先后開辟了東甲島、南中港和白青地區等對臺灣的貿易點。
30年來,平潭接待的臺輪、臺胞總數居全國之首。
我無法詳盡地描述東海麒麟所具有的神奇的仁瑞吉祥。麒麟通身的每個鱗片、每個毛羽都包含著神奇的財富,蘊藏著臺海兩岸神奇的商機和旺運,孕育著民族未來發展的燦爛前景。
神獸麒麟平潭島,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
平潭又稱“海壇”,乃海上仙壇之意。海壇從海上遠眺,縹緲渾厚如壇。島上最高峰君山常年有嵐氣彌漫,宛若仙境,故亦稱“東嵐山”,平潭又別稱“東嵐”,簡稱“嵐”。
平潭四面環海,單獨成島的自然地理環境構成了區位的安全性,既易于監控,又便于運作。平潭海岸線總長近410公里,約占福建全省海岸線的15%。港口資源豐富,其天然港灣、澳口有283個,其中10處已勘測確認可建造5萬~30萬噸級碼頭。主島海壇島加上12座具備開發條件的島嶼,總計可開發面積在255平方公里以上。平潭的海洋生物種類多達934種,其中魚、蝦、貝、藻668種,浮游生物266種。平潭的礦產富饒,僅砂地面積就有83平方公里,其中淡水砂地62平方公里、咸水砂地21平方公里,已探明的石英砂儲量約16億噸,花崗巖儲量約8億立方米。
平潭的潮汐能和風能資源豐沛。其海域潮差4.3米,可年發電約9億千瓦時;又是全國最佳風能區,年平均有效風速達6576小時,風能密度2678瓦/平方米,裝機總量可達100萬千瓦。
平潭絕佳的旅游 資源為國內所罕見。1994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3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單;2006年1月被列入國家自然遺產名錄。平潭的旅游資源以其個性鮮明、奇特度大、生態環境優越、旅游環境容量大、專題旅游內容多、特色旅游功能強、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景觀豐富著稱全國。其中海濱沙灘和海蝕地貌具有得天獨厚的特色,素有“海濱沙灘冠全國”和“海蝕地貌甲天下”之稱。平潭還擁有世界級的水下文物資源,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古沉船發現最密集的地區。
平潭的特色產業十分突出。平潭島內現有主導產業為海水養殖、臨海產業和海洋產業、船舶修造及以旅游、商貿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島外產業以海洋運輸業、隧道工程業、遠洋捕撈業為主。其中海洋運輸業有民營各類運輸船800萬載重噸,總重為全國縣市第一。隧道工程業工程遍布全國各地,工程總量占全國70%以上,年產值逾200億元人民幣。
神獸麒麟乃天之驕子。我無法詳盡地描述東海麒麟所具有的神奇的仁瑞吉祥。麒麟通身的每個鱗片、每個毛羽都包含著神奇的財富,蘊藏著臺海兩岸神奇的商機和旺運,孕育著民族未來發展的燦爛前景。
隨著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和海峽西岸經濟區 發展戰略的提升,可以看出建設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決定,是一個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決定。
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頒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這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具有無可估量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國務院明確指出,“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更加優惠 的政策。”根據這一指示,福建省作出了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
隨著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提升,可以看出建設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決定,是一個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決定。在臺海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綜合實驗區發揮平潭近臺的區位優勢,積極而有效地探索兩岸區域合作的試點,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性安排中的先行先試,在兩岸合作中將一時無法全面展開的政策或早期行動條款,在平潭先行先試,為全面鋪開積累、總結經驗,其意義和價值是難以評估的。
十分清楚,平潭的綜合實驗區就是兩岸交流合作、兩岸區域合作的綜合試驗區和示范區。在這個區域內所進行的綜合實驗,包括積極探索兩岸互信、共建等靈活多樣、更加開放的合作方式,建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合作規劃、合作開發、合作管理、共同受益;推進兩岸經貿更加緊密的合作,融合發展;推進對臺直接航運,開展海峽兩岸橋隧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及前期準備,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重要快捷通道和交通運輸體系,為臺灣人士就業、居住和自由往來提供便利;推進兩岸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管理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上提供各種創新的先行先試的成果。
綜合實驗區的建設,引起新加坡、馬來西亞 、印尼等國家以及我國香港、澳門 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投入。尤其是臺灣方面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發建設和實驗,表現出濃厚興趣,絡繹不絕地赴平潭考察洽談。
據我從福建省、福州市及平潭地區考察了解的情況看,綜合實驗區的工作正在扎扎實實地開展、進行中。
首先是制訂了綜合實驗區的科學發展規劃。對平潭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重點、兩岸交流合作模式,與大陸、臺灣并國際間著名的規劃隊伍合作,已進行高層次、高起點的規劃。
其次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安排了交通、能源、產業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各項建設。
第三是制訂了一整套扶持平潭開發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是強有力和大幅度開放的。
第四是大力探索和爭取國家賦予與臺灣合作先行先試的政策。其中關于將福州平潭島列為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及其配套的政策,特別在創新通關制度和查驗監管模式,實行海關特殊監理區域的稅收政策、外匯管理政策等方面,推進兩岸人員往來便利,是開了先河的。
據我所知,福建省委、省政府對綜合實驗區的開發建設高度重視。前福建省委盧展工書記曾提出“五緣”,即閩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表述了閩臺之間獨特的優勢。新近履職的福建省委孫春蘭書記,專程到平潭考察,強調指出:“要立足平潭實際,吸收借鑒先進經驗,高標準制訂規劃,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準,做好軟硬件各項準備;通過引進落地大項目,帶動配套企業發展,形成產業鏈,從而為實驗區的建設開發提供有力的支援;要選好突破口,高起點起步以有效帶動全島的建設開發,努力把實驗區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福建省黃小晶省長親自擔任“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職務,全面領導平潭開放開發工作。福州市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組建了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組織領導的落實,有力而有效地推進了綜合實驗區的工作。
綜合實驗區的建設,引起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以及我國香港、澳門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投入。
尤其是臺灣方面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發建設和實驗,表現出濃厚興趣,絡繹不絕地赴平潭考察洽談。去年11月份,臺灣金門縣縣長李炷烽和臺灣紅十字組織分別率團到平潭考察,達成許多共識。此外,如臺灣中華亞太中小企業經濟合作促進會、臺灣海峽農業基金會、臺灣中華研究院、臺灣媽祖聯誼會等機構和人員都曾到平潭調研。此前,臺灣新竹市市長亦到平潭,參加了“祖國大陸—臺灣島”最近點石碑的豎碑揭幕儀式,等等。
海內外都在翹首以待綜合實驗區的建設成果與成就。
在這個自由貿易區內,實施當今世界最先進、最有成效的自由貿易政策和臺灣式的管理體制、管理模式,形成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
“東海麒麟”綜合實驗區的開發和設立,是在臺海兩岸新形勢下,對臺工作新思維、新創意的新成果。
此次我到平潭島的潭南灣,登上臨海聳立、危巖錯落的“將軍山”。這里,曾是當年平潭島作為對臺前線的一個標志。如今,平潭島從“前線”化為“前沿”———從對臺作戰的“前線”,化為大陸、臺灣“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建設、共同受益”合作的前沿,令人感慨萬千。
站在將軍山上,我想起胡錦濤總書記從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六次就改善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講話,開啟了對臺工作的新階段。2008年底和2009年8月,又兩次高屋建瓴地推出“胡六點”,闡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反對“臺獨”,實現兩岸和平發展;闡明大力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互利雙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闡明寄希望于臺灣人民,融合親情族情,認真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闡明政治互信,平等協商,擴大共識,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等根本性大政方針。從2008年開始,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化隔絕為三通,化敵對為親情,化冷戰為交流,化對立為融合。“胡六點”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務各方面推動兩岸關系進入新時期。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綱領:“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奠定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他在2009年5月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時意蘊深長地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并深刻地闡述了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大方針、大政策:“推動兩岸關系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需要我們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審視世界發展潮流 ,看清兩岸關系發展趨勢,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堅持正確方向,拓寬前進道路,不斷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應當說,臺海兩岸的關系已經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
站在將軍山上,也不能不想起近十年以來,我對兩岸交流合作的建言獻策。2005年我在香港、新加坡、印尼和加拿大報紙上發表的《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文,闡述了我的建議。在這篇拙文中,我寫道:“根據‘九二共識’確認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共同立場,應當全面推進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并相互扶持,擴大合作,優勢互補,達成兩岸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此,我建議在海峽西岸劃出150到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專門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在這個自由貿易區內,實施當今世界最先進、最有成效的自由貿易政策和臺灣式的管理體制、管理模式,形成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在目前已有的臺商投資區、保稅區、經濟特區、加工出口區的基礎上,建立帶有自由港性質的貿易特區,全面促進兩岸產業對接,與臺灣的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等進行銜接,承接臺灣新一輪的產業轉移,率先開放對臺服務貿易,大力拓展海上和空中的兩岸客、貨運輸,賦予自由港更加靈活、更加多樣、更加富有競爭力的特殊功能。在這150到200平方公里的自由貿易區內,對特定行業進行精準的專案分析和專案推介,優惠注冊安排,大幅度減免關稅,盡快實現人員和資金的自由流動,并以此為平臺,推動整個臺海地區的經濟融合,為促進中國的統一大業做貢獻。”歲月匆匆,五年的時間過去。我的夢想、我的期望,就要在福州(平潭)實現了。我為這昌明的時代和這昌明的盛舉欣慰祝福!當我站在將軍山上,俯眺臺海碧波的時候,東海之濱平潭島以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構筑起綜合實驗區,正如神獸麒麟在海中躍起,滿目輝煌!這個實驗區的成果,一定會為臺海兩岸的和平發展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東海有神獸,英名叫麒麟”。麒麟現身則天下仁和,萬世祥瑞。我相信,綜合實驗區的成功建設:將帶給福州平潭人民仁和祥瑞;將帶給臺灣人民仁和祥瑞;將帶給海峽兩岸人民仁和祥瑞;將帶給陸、臺、港、澳人民仁和祥瑞;將帶給偉大的中華民族仁和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