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國務院通過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為地處海西“橋頭堡”的平潭加快開發建設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目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展開。
平潭島的開放和發展成為此次政協會議上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不少委員從不同側面對平潭的發展建言獻策,“平潭”成了政協會議上的熱門詞匯。
【委員獻策】
將平潭建成自由港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認為,平潭島結合本身先天和后發優勢,比照香港模式,將平潭島建成自由港。
平潭島總面積371平方公里,地處東北亞經濟區域和東南亞經濟區域的連接點,是環海峽經濟走廊的中心島嶼,也是大陸最靠近臺灣的海島。平潭島有408公里海岸線,283處天然港灣和澳口,至少有11處港灣適宜建造5萬~30萬噸級碼頭。目前,南端的海壇跨海大橋和京福高速公路連接線已經動工建設,北端的第二跨海大橋正在籌備規劃,屆時可形成快捷海陸空交通網絡。
委員們建議:全島整體要高起點規劃,對重點區域和重要景觀項目規劃設計要公開招標,邀請境內外知名機構參與。全島建設要按照自由港的功能來定位,設立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等,形成區域制造中心、區域國際中轉中心和旅游中心等多功能一體的國際城市。盡快啟動環島公路、平潭二橋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爭取將向莆鐵路和機場輕軌延伸至平潭島,構成環抱大陸、連接臺灣的交通網絡。平潭島還可嘗試建立離岸金融結算中心,方便跨國物流和貿易公司。同時,可利用豐富的海岸線資源,打造國際知名的海濱運動休閑度假基地。
實施兩個戰略項目
政協委員劉嘉靜提議,在平潭今后建設和發展中有兩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項目應給予評估、立項和實施。
一是島外引水項目。目前平潭縣城等一些地方飲用水主要依靠三十六腳湖。該湖蓄水能力有限,一遇到干旱,群眾就要受“水荒”之苦,生產生活受影響,如果不解決水的問題,平潭島進行較大規模的開放和建設就要受阻。
平潭四面環海,要解決水問題只能從島外引水。為此,劉嘉靜建議:盡快編報平潭島外引水項目,爭取國家立項;進行周密的論證,合理確定水源地和引水管線的走向;由于該項目工程宏大,在投資上首先考慮國家和省、市政府,其次是銀團、財力等其他方面投資;同時,還要在島內全面推行節水技術,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實現較為充分的水循環利用;保護島內有限的地下水源。
二是生態保護區和防護林保護區建設項目。平潭生態環境脆弱,歷史上曾有過“一夜沙埋十八村”的生態悲劇。近些年在縣城已受污染的地下水長期侵蝕下,美麗的龍鳳頭海濱浴場開始出現富營養化。而且平潭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可供開發和建設的土地并不多,這種情況決定了在發展當地經濟時務必注重生態經濟。為此,委員建議編制且實施地方性的生態保護區和防護林保護區建設項目,并進行地方立法,依法實行規范化的管理;對原建設部批準的“海壇風景名勝區”中的八個風景點都作為生態保護區加以建設;對防護林網、山石、沙灘等要嚴禁濫采濫炸濫挖。
建設兩岸教育合作試驗基地
平潭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海島,海峽大橋開通后,平潭便捷的交通、多樣的海洋生態、溫潤的氣候、優美的宜居環境必然得到兩岸教育界高新人才以及兩岸學子的青睞。
政協委員陳錦云建議,在平潭島建設一個不少于5000畝的榕臺教育合作園區并給予優惠的土地政策,教育部門給予榕臺教育合作基地更靈活的辦學政策,允許其設置學科和專業的自主權以及資金上大力支持。兩岸教育界加強相互交流,定期開設“榕臺教育交流合作高峰論壇”。
【部門連線】
平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記者就此聯系了平潭縣有關部門。據介紹,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綜合實驗區,平潭島功能布局是國際旅游發展區、兩岸商貿合作區、大型物流港區、濱海新城區、科技文化合作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區。目前,實驗區已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編制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綱要,邀請國家有關部委進行論證,近期將提交省委、省政府審議。另外,實驗區還委托臺灣、新加坡等世界著名的規劃機構,著手總體發展規劃及各項子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優化功能區布局。
在基礎設施方面,實驗區加快平潭海峽大橋和漁平高速公路建設,確保2010年建成通車。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100公里的環島公路。規劃建設平潭島第二大橋以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力爭一年內在交通、電力、供水等方面形成開放開發條件。推進景觀大道和濱海新城Ⅰ區主干道路等前期工作;快速推進城區供水管網改造、擴容和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22萬伏輸變電工程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設立實驗區以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企業和財團紛紛去平潭考察,主要投資意向涉及旅游商貿、星級酒店、房地產、新區規劃設計、水產品精深加工、高新技術、文化教育、物流配送等十多個行業和領域,總投資逾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