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下不如人意的就業形勢,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都在積極推出各種舉措,多方面扶持創業就業。
在扶持創業就業的政策工具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也成為一支重要力量,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積極發揮著其實施10年來的一貫作用:全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創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良好環境,鼓勵高端人才技術創業,緩解我國高端人才就業壓力。
統計顯示,10年來,創新基金扶持了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就業崗位45萬個,并帶動地方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大力支持科研人員創業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7年前,這是一家剛剛從科研院所轉制成立,僅有十幾個人,在行業內不為人知的小企業;7年后,它已成為員工人數近2000人,在國內外擁有31個實驗室及41個分支機構,檢測服務網絡遍及全球的大型跨國集團。
談起譜尼測試集團的昨天和今天,譜尼測試中心主任宋薇說:“2005年是集團的一個轉折。當年7月,譜尼測試集團的‘綠色電子產品質量評價體系’獲得創新基金立項資助,加上中關村管委會的配套資金,譜尼測試集團共獲得125萬元的支持。”
對于一家起步不久的企業,創新基金的支持無異于雪中送炭。宋薇說:“創新基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支持,還在技術、服務上給予了持續支持。”
河北省機械科學研究設計院與譜尼測試集團有著類似的發展軌跡。2006年,該院獲得創新基金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機構70萬元補助資金支持。在此后的2年間,該院通過實施技術服務,不僅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創造了較好的社會價值,培訓人員共計4000余人次,帶動新增就業240余人。
鼓勵留學生和大學生創業
?。保澳陙恚趧撔禄鸬馁Y助下,無數海歸和大學生圓了創業夢。正如他們自己所描述的:創新基金已經深深影響到企業的成長、壯大和未來發展。
據統計,10年來,在創新基金已資助企業中,34.2%由碩士以上學位的科技人員創辦,其中博士創辦的企業近10%;海歸創辦的企業達到1099家。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2007-2008年,創新基金扶持大學生創業企業35家。
?。玻埃埃蹦辏苍?,清華大學的2名學生決定創建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時,該公司辦公地僅有8平方米,資金全部投入研發,基本上沒有任何收入。然而,在短短8年的時間內,海蘭信共獲得創新基金3次青睞。
海蘭信董事長申萬秋說:“創新基金帶給企業的遠不止資金,還大大增強了企業持續創新的信心。”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發展則頗具傳奇色彩,從白手起家一步步成為了國際介入醫療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醫療器械企業。
微創公司在研發人造血管支架系統方面于2000年和2003年2次獲得創新基金的支持,很快完成了冠狀動脈支架系統的研制,填補了我國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我國市場的壟斷,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2個創新基金項目實施過程中,該公司共申請了28項專利。
智通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是由留美歸國博士團隊組建的一家高科技企業。2004年,該公司獲得了創新基金72萬元支持,在項目執行期內取得了6項發明專利,項目驗收后又獲得4項發明專利,另有12項發明專利正在申報中。
在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內,2008年1月成立了一家從事以數字源表為代表的高端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的開發、生產,同時為多種電子產品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合肥精量恒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骨干是一批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成立不久,該公司的“高精度程控數字源表項目”就獲得了創新基金的支持。
國企人員創業熱情高漲
以扶持科技人員技術創業為己任的創新基金,同樣激發了一批老國企科研人員的創業熱情。
?。玻埃埃蹦辏冈?,楊澤等8名年輕人走出國企,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制造自己的無縫鋼管連軋管生產線”為目標開始創業。由于市場競爭的殘酷和研發的巨大投入,楊澤等人創辦的太原通澤重工在起步階段發展得非常艱辛。
?。玻埃埃赌辏对?,通澤重工的“無縫鋼管CTP440Ⅵ穿軋復合機組”項目獲得創新基金50萬元資助,后地方又配套資助了35萬元。
這筆不足百萬元的資金對于一家一直在苦苦求索的民營企業來說,意義非同一般。目前,通澤重工產品已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并實現了國產無縫鋼管重大技術裝備出口零的突破。
?。保澳陙恚瑒撔禄馉I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激起了全國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熱潮,培養出一批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企業家、新興產業的技術領軍人才和創新能力強的技術專家。
在湖北省,在創新基金的支持和引導下,各類科技人員領頭創辦科技企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每年僅武漢東湖高新區新注冊的中小企業就達1100多家。
在創新基金的帶動下,吉林省培育造就了一支懂市場、善管理、會經營的企業家隊伍,一支從單純科研型轉型為科研開發經營型的科技人才隊伍,一支對科研開發、企業管理和市場經營有更深理解的科技中介人才和項目管理人才隊伍。
以創業帶動就業
?。保澳陙?,創新基金始終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其支持重點,從資金方面對科研人員的技術創新給予了有力的支持,促使大批科研人員以技術創業實現就業,并帶動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一份調查顯示,59.9%的企業在得到創新基金支持后增加了10-50人,45.2%的企業職工增長人數在20人以上;創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職工構成主要為研發人員、工程人員、專職銷售人員,三者之和占企業總人數的68.1%,其中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銷售人員的比例較高。
另據統計,截至2007年年底,創新基金資助企業的就業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50.88%,其中學歷為博士后、博士的人數5748人,占年末就業人員總數的1.28%。
企業職工人數的增長作為創新基金促進就業的一個重要表現,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證實。
廣東省對86個創新基金驗收項目的統計結果顯示,獲得創新基金資助后,企業增加就業15770人,增長率為100.7%,其中因項目直接新增就業人數6981人,平均每個項目新增就業人數81人,擴大就業作用非常明顯。
蘭州大成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異常艱難時,得到了創新基金100萬元的資助,之后又陸續獲得95萬元扶持。通過創新基金項目的實施,該公司職工人數從10人增長至193人。
在創新基金的幫助下,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由成立時的2人已增加到今天的150人,并凝聚了一支由國內一流人才、德國專家、保加利亞專家共同組成的國際化技術團隊。
成立于2005年的蘇州中科天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現有研發人員90人,其中博士2名、碩士15名,而成立初期,該公司僅有30多名員工。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創新基金通過10年的不懈努力,已彰顯了其支持創新創業、并以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創新基金更以自身的強大力量向世人證明: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創新基金都會努力幫助更多的科技人才實現創業夢想,讓更多的高端人才走上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