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平潭島人才網

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薪聞 > HR社區 > 培訓發展 > 企業家們為什么如此不安
企業家們為什么如此不安
作者: 時間:2009/12/11 閱讀:1196次
當代人恐懼太多了:恐懼失業、恐懼危險、恐懼破產、恐懼匱乏、恐懼被騙、恐懼沒人愛、恐懼孤獨、恐懼不成功、恐懼孩子不成材,等等。當人有了某種需求,而還沒有滿足這種需求的手段和技能時,恐懼就產生了。太想成為什么,太想擁有什么,太想保住什么,而現實又有許多不確定性和困難,人就不可能排除恐懼。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必要的恐懼和敬畏,能使人處于被動的警醒狀態,是一個人生存很必要的東西。叔本華就斷言,人生像鐘擺,就在無聊和痛苦之間晃蕩。當欲望滿足了,人生就無聊;當欲望沒法實現又處在深深的恐懼和痛苦之中。從這樣的意義上說,恐懼又成了人們發奮努力的一種必備狀態。

       然而,當恐懼由生理和意識上的恐懼進一步傳導而形成內心深處的恐懼時,恐懼就會成為一個人行為或者生活的主宰力量,就會使一個人的認知和判斷出現很大偏差。深深的恐懼摧毀著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也丑惡起來。 

       成功企業家總有多種榮譽的光環加身,這讓他們有了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同時也落下了置身于人群中的孤獨與落寞。在公眾眼里無所不能的企業家,內心深處卻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緊張與焦慮。因為對人性的惡有著百倍的恐懼,他們寢食難安。“制度就是對人的不信任”,是多數企業家們喜歡時常掛在嘴邊的箴言。在職業生涯中一直信奉“不用聰明人”的堤義明,可以說是一直被“恐懼”所奴役,并且最終被擊敗的日本前首富。

       一直謹記中國荀子“性本惡”之告誡,嚴承父親“不交朋友”之遺訓的堤義明,接掌西武集團40年,把西武集團發展成一個經營鐵道、連鎖飯店、百貨商場、消閑設施,購買了日本六分之一土地,擁有了一流職業棒球團隊的企業王國。他孤獨決斷,歷經驚濤駭浪,躲過層層劫難,甚至那場席卷東南亞的金融危機也未傷到他??墒?005年3月,堤義明卻因高管舉報其虛報母公司持股比例而被捕入獄。

       沒人了解真實的堤義明這個商人中的哲人。他把人性惡作為管理公司的基點,對任何人都處于深深的猜疑之中,終于培養起了不忠誠的團隊。一生用盡心機提防著陰謀,最后卻偏偏在習以為常、自作聰明的套路中折戟。

       商業只有在關系中開拓道路。可正是如空氣和水一樣不可或缺的關系,卻成了企業家們恐懼的根源。一如孤獨無援的堤義明,企業家不會像常人那樣可以隨意向人訴說苦悶,從而得以化解掉一層層危險。企業家面對任何苦悶和無奈時,沒有傾訴對象,甚至仿佛上帝也不與他們同在,所有的難題只能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化解。久而久之,一種巨大的不安全感襲來,形成他們懷疑一切人的心理機制。

       恐懼不會被免除或抗拒。了解恐懼的整個本質和結構,才能在心理上終止恐懼。只有當一個人的心是新鮮的、新穎的,了解恐懼和學習恐懼,才有可能。這是我們的困難所在。因為我們總是用聯想、記憶、經驗、意外來面對恐懼。

       我們時常被那些已有的經驗和套路所左右,面對真實的存在還沒有開始發揮作用,就已被判決了。判決那些我們不會判決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像呼吸那么自然?;蛟S是邁過一道道溝坎,度過一個個危機,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企業家開始學習與恐懼共生,開始從事多樣化的心性修煉。為提升自己的心性,克服恐懼,有些企業家學佛修道,有些人至信基督,有些人研修太極、大成拳以及多種氣功,有些人則扎扎實實把大事做小、把細節做透。無論通過什么方式,只要能專注做好一件件小事,心就定下來了,心定,則智慧就跟著升起來。這時,恐懼便不會興風作浪,因為恐懼已被當成了自然的律動或節奏,融入企業家的生活中了。

       自知是沒有終點的。這是一條無盡的河流,能發現和體驗“一種內心富有創造性的空”,人就會找到安寧。此時,沒有方向,沒有框框,沒有成見,沒有執著,也就沒有過去的經驗和知識左右他的行為,他就不是過去的奴隸,他是當下的主人。對中國的企業家來說,2010年,或許正需要通過這種超越時間的洞見,促成一種深刻的變化。
來源:上海證券報
熱門推薦
欧美图片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