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求職者來說,實習期會將一些缺點暴露出來,往往成為致命傷。正所謂,成也實習期,敗也實習期。不過,不要怕,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一招"借腦求職"。就像奧運會時中國隊的表現一樣,借助外界智慧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達到成功的目的。
在實習這段很短的時間里,求職者一方面要做好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則要全力以赴地尋找機會,做出他人無法替代的突出成績,哪怕只是一件也好。
當然,許多人會說,一個毫無經驗的實習生,怎么可能做到和業務主力一樣的水平?這就需要像中國體育借助頂尖外教一樣,我們要學會借助他人的智慧成就自己的精品。
還是那家報社的招聘。這位主管就舉了一個成功留下的實習生的范例,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借腦求職"的。
首先,一定要接觸到主力記者。如果是其他行業,那就要接觸到你所應聘部門的業務頂尖人士。事實上,這個實習生遇到的狀況更麻煩一些,他原來的指導老師并不是主力記者,此時如果他表現得過于貿然,甚至讓人心生"他想要換指導老師"的印象,那么他很容易在這個地方被排斥。
但這個同學做得很有技巧。一方面,他全力完成指導老師安排的任務,無論什么要求都認真執行,因此贏得了指導老師的喜愛和信任,與其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人關系;另一方面他主動找機會與主力記者接觸,當然都是自然而恰當的,比如見面就熱情地打招呼,在食堂吃飯時坐一張桌子,在編輯部會議上討論問題時認真請教主力記者等等。在此之后,他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向指導老師表達了愿望:希望有機會做一兩篇有影響的報道。最終的結果是:指導老師主動幫他聯系了主力記者,而后者因為對他印象很好,于是答應帶他一起采訪做稿子。
這次合作最終達到了兩個效果:第一,領導看到了他的努力,并且意識到這個新人對于完成重頭文章有興趣也有潛力;第二,因為在采訪過程中,他都沖在第一線,完成了許多最苦最累的工作,因此主力記者有點不好意思,在以后的合作中就會把更有價值的內容交給他做。如此一來,在實習期剩下的日子里,他就有了更多學習和實戰的機會。而且因為很多文字都由主力記者幫他潤了色,所以,最后的合寫稿件中,在別人看來,這個實習生的表現就顯得更為出色。
一般這種時候,求職者就會迎來一個最終的機會,也是一次是否合格的考試--獨立采訪并且成稿。這一步至關重要,如果此時你真的單打獨斗,完全憑借一個人的智慧,那么以目前尚未成熟的工作實力,很可能會功虧一簣。所以,這位實習生仍然一路征求指導老師和主力記者的意見,在他們的指導下確立了文章主題和采訪提綱。當然,采訪和寫稿的過程都是他獨立完成的,這樣,他既借取了別人的智慧,也沒有違反要求。而最終,主編那句"有沒有興趣正式加入我們"宣告了他的"借腦求職"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