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形勢 轉變觀念 理性就業——致未就業廈門生源畢業生的一封信
廈門生源畢業生:
你們好!
為滿足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多年來我市接收了大量外地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與此同時,廈門生源大專、中專學歷層次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而社會對低學歷層次畢業生的需求逐年萎縮,加之院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畢業生求職愿望與現實可能的錯位等等,使得廈門生源畢業生就業滯緩現象逐年加劇。
廣大畢業生,尤其是學歷層次低、所學專業社會需求不旺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觀念,正確定位,盡快通過市場實現就業。在此,我們提出以下指導意見和建議:
一、認清形勢,抓住機遇盡快就業。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再創新高,達到611萬,比去年增加52萬。我市生源畢業生數14907人,同樣達到新高。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我市企業經營困難增多,用工需求大幅度下降,加上事業單位改革、機關從嚴控制進人、復員轉業軍人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以及歷年來沉淀未就業的畢業生也需就業等,2009屆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嚴峻。
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不僅僅在廈門,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但是,廈門經濟建設快速持續發展,為畢業生提供了較多的就業崗位。面對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委、市政府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提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快企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決策,引進了大批企業,急需大量人才,為畢業生工作創業、施展才華提供了十分廣闊的舞臺。這樣的歷史機遇不可多得。但同時,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外地人才來廈門工作創業,其他外地人員也有一些來廈門求職,他們有一定的經驗、技術,就業期望值低,等等,對畢業生人才的擇業都將產生強有力的沖擊。因此,廈門生源畢業生應認清形勢,正視現實,以務實的心態定位自己的擇業目標,“求宜不求好”,珍惜并抓住難得的機遇盡快實現就業。
二、理性認識,勇于“四去”就業。有一部分廈門生源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還沒有改變,期待著進機關、事業單位和大企業,期待著求一個穩定的職業,對其它招聘單位則不重視,甚至不愿對接洽談,存在著求職一步到位、一崗定終身的就業誤區,往往錯失就業良機。
“有為才有位!”崗位和待遇都是有低才有高。不到第一線磨煉是很難成長的,那種“辛苦少、條件好、待遇高”的美差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自己的辛勤付出干出來的。一定要拋棄眼高手低、求職期望值偏高的不實心態,破除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觀念。只要有一個工作崗位,給一份適當的薪資待遇,按有關規定給自己繳納社會保險金等,就算是有工作了,不要管它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要管它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要管它是單位人多還是人少,工作就是這么平常而現實,國內外都是如此。這就要:勇于到基層去?;鶎邮钱厴I生了解社情、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增長才干的重要崗位,是畢業生經受鍛煉、發揮才智、成就事業的廣闊舞臺。大量事實證明,在各個領域有所作為的骨干和精英,大都是從基層鍛煉成長起來的。廣大畢業生要切實明白“實踐出真知,基層造就人”的道理,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就業工作崗位,從小事做起、從頭做起、從基層干起,安心基層,勇于到基層摸爬滾打,在基層中掌握一線的技能,積累一線的經驗,為自己日后的快速成長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勇于到艱苦的地方去。“能吃多大苦,就能干多大事”。艱苦的環境能培養吃苦耐勞的品格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從而加快自己的成長。而艱苦的崗位往往是人才最緊缺的地方,那里能夠吸收更多的畢業生,畢業生在那里工作也更容易脫穎而出,發展空間也較大。因此,廣大畢業生要樹立不怕困難、有苦才有甜的就業觀念,勇于到艱苦的地方接受實踐的挑戰和磨練,積累克服困難的經驗和方法,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的閱歷和本領;勇于到企業去。企業是聚集人才、造就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主要載體,不到企業去是難以找工作的。據介紹,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65~80%的從業者在中小企業就業,我國就業率最大的三個去向依次是私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個體戶,它們占全部新增就業的80%以上。我市這幾年企業接收畢業生的數量超過全部接收量的85%,企業已成為我市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到企業去,畢業生容易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能夠得到較多的鍛煉機會。希望廣大畢業生審時度勢,勇于到企業就業發展。人才交流會上都有大量的企業單位招聘市場營銷員、銷售代表、業務員、服務員、話務員等,這類工作是很鍛煉人的,都應勇于去應聘,工作就從這里開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勇于到島外去。島外已成為廈門經濟建設發展的主戰場。隨著交通通道、基礎設施的完善,尤其是廈門的地域不大,距離不遠,島內外間的差別將日漸縮小。廣大畢業生要勇于到島外就業,把島外作為自己成就事業、實現理想的新天地。
三、不等不靠,積極主動尋求就業。有些畢業生把找工作寄托在父母和親戚朋友上,不主動去了解熟悉社會,別人替他(她)求職他(她)不求。事實上,用人單位是很不歡迎這樣的畢業生的。求職,就是要主動去找去說去推薦自己,去了解熟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人才的一些要求。找工作時,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單位,做到“學什么,干什么”固然好,如一時找不到也不要緊,努力做到“干什么,學什么”、“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拋棄“不急著工作”、“年輕人就是要玩”的落后就業觀。誰求得先機,誰就實現就業。先一步就業,早一步,步步早,越等待越落伍;再等待,新一屆畢業生將大舉進入市場求職應聘,更失去就業競爭能力。先干就能成長進步,先干就有新的就業機會。
幾年來,廈門市人才市場每個月都舉辦廈門生源畢業生公益專場招聘會,今年又加大了舉辦招聘會的密度,對招、應聘雙方提供免費服務。有很多企業就很支持并積極幫助廈門生源畢業生就業。廈門生源畢業生參加這樣的招聘會是最容易實現就業的,因為來招聘的單位只能招廈門生源畢業生,進場的人才只限廈門生源畢業生。廈門生源畢業生一定要積極主動走進人才市場,善于利用人才交流會、人才網等途徑搜集就業信息,了解熟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人才的一些要求,勇于推薦自己,不要參加一、二次招聘會找不到工作就灰心,就認為到人才市場難以找到工作,甚至不愿意再去了。在沒找到工作前,應該經常地、十幾次、幾十次地參加招聘會,并要經常到人才網上去找。只要勇于“走進去”,勇于“靠上去”,有耐心,有信心,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哪怕自己不符合用人單位的某些要求,除非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崗位,只要你肯學,就能很快勝任本職工作。因此,主動“靠上去”,就有實現就業的機會。
四、充分利用政策,增強就業競爭力。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我市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廈門生源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如:常年開展廈門生源畢業生職業見習、職業技能培訓活動;鼓勵自主創業;實施就業援助,對企業招用連續失業1年以上廈門生源畢業生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招用人數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接收5名以上首次就業廈門生源畢業生的企業,按人數及實際工作年限給予一次性獎勵;舉辦廈門生源畢業生專場交流會、要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廈門生源畢業生;開展待就業廈門生源畢業生信息登記,市人才服務中心為廈門生源提供首次就業推薦等多項免費服務等。這些政策措施已梳理出來并公布在廈門人事網(www.xmrs.gov.cn)和廈門人才網(www.xmrc.com.cn),同時做了大量宣傳,希望廈門生源畢業生能夠充分用好這些政策措施,在就業市場的競爭中贏得機遇。
畢業生為什么找工作難,許多用人單位反映最主要的原因是畢業生缺乏社會經驗,缺乏實際工作能力。在人才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今天,用人單位對人才特別是畢業生人才有較大的挑選余地,部分單位在人員招聘中對應聘人員除了要求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外,還應擁有計算機等級證書、外語等級證書等職業技能,以及一定的工作經驗或相關的實踐經歷。為此,廈門生源畢業生要積極參加我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的廈門生源畢業生職業見習、職業技能培訓活動。政府給參加活動的畢業生一定補貼,如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可獲得一次性600元補貼,其中通過技能鑒定的,中級可達800元、高級可達1200元;參加市場急需緊缺的技能培訓項目,取得勞動部門核發的證書,半年內實現就業的可按實際培訓工種的費用給予相應補貼,最高可達1600元;參加職業見習活動,可獲得每月1.5倍最低工資的補貼,目前島內1125元/月、島外1050元/月。據調查,許多參加職業見習的畢業生被見習單位聘用。即使沒被聘用,也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為繼續應聘求職增加一筆可貴的經歷。所以,廣大待就業廈門生源畢業生在求職的同時,應珍惜并充分利用這樣的政策機會提高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的需求。
五、重視提高學歷教育,提升綜合素質。未來的就業市場對畢業生的挑戰越來越大、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就業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綜合素質的競爭,肯吃苦、有本事的人才用人單位都會歡迎。建議一時找不到就業單位的廈門生源畢業生,努力通過各種途徑繼續升學,拓寬所學專業門類,使自己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增強求職競爭力,盡快實現就業。
祝你早日就業!
廈門市人事局
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